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78年四川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86年确立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大熊猫、四川羚牛、川金丝猴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唐家河处于青藏高原向东延伸的过渡地带,位于广元市青川县境内的西北角,龙门山西北侧,摩天岭南麓,属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高山峡谷地带,北与甘肃省文县境内的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西与绵阳市平武县木座藏族自治乡毗邻,东南面与青川县青溪镇、三锅镇、平武县高村乡相接。地理位置介于东经104°37′——104°53′、北纬32°32′——32°41′之间,东西长约24.5公里,南北宽约16.3公里,总面积4万公顷,最高海拔达3864米,最低海拔约1100米,相对高差2700米,地形条件十分复杂,峰峦重叠,山势陡峭,河谷深切。
碧海云天——唐家河大草堂风光(邓建新 摄影)
唐家河秋影(董开国 摄影)
红豆杉
珙桐(马文虎 摄影)
杜鹃花(陈诗颍 摄影)
紫荆花
唐家河植物区系为横断山脉向华中区植物区系的过渡区,动物地理区正处于古北界和东洋界交汇处。在第四纪冰川活动期间,是大熊猫、珙桐等古老生物的避难所,使得境内动植物资源多样性、复杂性、丰富性和古老性融为一体。保护区植物共有267科,999属,2649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3种:银杏、红豆杉、珙桐,二级30种:中华石杉、独叶草、连香树、红景天、云南红景天、台湾水青冈、润楠、油樟、西康天女花(西康玉兰)、厚朴、水青树、香果树、天麻、独花兰、建兰、蕙兰、春兰、黄花杓兰、毛杓兰、独蒜兰、白及、西南手参、八角莲、七叶一枝花、华西贝母、茶、中华猕猴桃、软枣猕猴桃、竹节参、虫草(冬虫夏草)。动物226科,697属,1091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112种: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4种:12种兽类(大熊猫、川金丝猴、四川羚牛、林麝、马麝、大灵猫、小灵猫、金猫、豺、云豹、豹、扁颅鼠兔。)和12种鸟类(绿尾虹雉、秃鹫、金雕、白尾海雕、胡兀鹫、斑尾榛鸡、红喉雉鹑、猎隼、灰冠鸦雀、黑额山噪鹛、棕头歌鸲、黄胸鹀);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88种:包括昆虫1种(金裳凤蝶),鱼类3种(重口裂腹鱼、多鳞白甲鱼、青石爬鮡),两栖类5种(山溪鲵、西藏山溪鲵、大鲵、文县瑶螈、平武齿突蟾),鸟类62种(血雉、红腹角雉、勺鸡、蓝马鸡、红腹锦鸡、鸳鸯、红翅绿鸠、灰鹤、鹗、凤头蜂鹰、黑冠鹃隼、高山兀鹫、短趾雕、鹰雕、凤头鹰、松雀鹰、雀鹰、苍鹰、白尾鹞、鹊鹞、黑鸢、毛脚鵟、大鵟、普通鵟、领角鸮、红角鸮、雕鸮、黄腿渔鸮、灰林鸮、领鸺鹠、斑头鸺鹠、纵纹腹小鸮、鹰鸮、长耳鸮、短耳鸮、东方草鸮、三趾啄木鸟、黑啄木鸟、大黄冠啄木鸟、红隼、红脚隼、灰背隼、燕隼、游隼、红腹山雀、金胸雀鹛、宝兴鹛雀、三趾鸦雀、白眶鸦雀、红胁绣眼鸟、画眉、斑背噪鹛、大噪鹛、眼纹噪鹛、橙翅噪鹛、红翅噪鹛、红嘴相思鸟、四川旋木雀、红喉歌鸲、蓝喉歌鸲、棕腹大仙鹟、蓝鹀),兽类17种(猕猴、藏酋猴、貉、藏狐、赤狐、黑熊、小熊猫、黄喉貂、水獭、斑林狸、兔狲、猞猁、豹猫、毛冠鹿、中华斑羚、岩羊、中华鬣羚)。
大熊猫(马文虎 摄影)
扭角羚母子(邓建新 摄影)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 (黄徐摄影)
唐家河保护区是岷山山系大熊猫主要栖息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被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为A级自然保护区,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热点地区之一,拥有三国阴平古道、红军战斗遗址和众多原生景观。被誉为“天然基因库”、“生命家园”和岷山山系的“绿色明珠”,是集物种与生态保护、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生态文明教育、水源涵养、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利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4年11月14日,在澳大利亚悉尼召开的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世界公园大会上,唐家河入选首批全球最佳保护地绿色名录;2015年,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和首批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基地,2016年,在中国自然保护地建设发展60周年纪念大会上被国家7部委评为自然保护工作先进集体,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19年被四川省政府授予“金熊猫奖”。2020年被四川省林草局、四川省人力与资源与社会保障厅授予"四川省大熊猫保护突出贡献先进集体"、入选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自然教育基地”。保护区以全面自然资源和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为宗旨,以科技为先导,采取以“建设标准化”提升基建水平,“管理信息化”助推能力提升,“经营规范化”促使管理有序,“社区现代化”推进生态和谐等有效措施和先进手段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同时,为了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还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健全并完善森林生态系统监测体系,实现了保护区科学和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