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贫 大有可为
科技扶贫 大有可为
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
《广元日报》特约评论员 杜华赋
农村发展,关键在人才,农村人才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骨干力量;农业增效,关键在提高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水平;农民增收,关键要有技能和技术,不断增强自身“造血”功能——这一切都表明:科技扶贫,大有可为。
科技扶贫,就是把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放在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农村经济和劳动者素质上来,不断加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开发科技资源,推广科技成果,重点扶持科技与经济同步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在当前脱贫攻坚战中,依靠科技进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科技扶贫要重点抓好以下各项工作:
要进一步重视科技扶贫工作。各地各级要充分认识科技扶贫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四川省科技扶贫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措施,层层落实责任,使科技扶贫成为各级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自觉行为;要把科技扶贫与农村产业化、整村推进、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因地制宜选择发展项目,确定重点技术,始终把科技推广应用贯穿于生产生活的各个环节,始终贯穿于扶贫开发的全过程,努力使科技扶贫在脱贫攻坚战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进一步加大科技扶贫的投入。在积极争取国家对贫困地区重点倾斜支持的同时,努力拓宽科技扶贫投入的融资的渠道,按照“政府引导,项目支撑,社会参与,群众支持”的运行机制,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广泛筹集科技扶贫资金;要创新科技扶贫投入方式,探索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激励机制,吸引社会资本投资运营农业基础设施;要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创造环境、搭建平台、提供服务,切实调动科技扶贫的积极性,吸引更多力量投入到科技扶贫工作中来;要加大宣传的广度和力度,积极争取各种援助资金参与科技扶贫活动,促进科技扶贫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要进一步健全技术服务机构。各县区、乡镇、村社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脱贫攻坚工作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种类型的专业科技群众组织和群众性的技术服务机构,把农村中的科技工作者、技术能人、能工巧匠组织起来,充分发挥他们在扶贫活动中的示范和指导作用,由他们向贫困户提供技术承包、技术咨询、技术培训等技术服务。尤其要重点培养一批科技致富的能人,扶植一批科技扶贫示范乡镇、村、示范户,发挥好科技致富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贫困村经济整体发展。要不断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创业孵化服务平台、区域综合服务平台、产业示范服务平台、专家帮扶服务平台,构建科技扶贫长效机制。要坚持不懈地做好科技培训和科技服务,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增强自身发展能力,力求使每一个贫困户都能参加学习,掌握一二项治穷致富技术,依靠适用技术增收致富,彻底拔掉“穷根”,摘掉“穷帽”。
要进一步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要彻底改变农村面貌,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重关键、最根本的还是要发展特色农业。要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特色农业产业;要制定优惠政策,在农业示范园和专业合作社建设、科技支撑、贷款贴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充分调动乡镇、群众、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园建设的积极性,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步伐;要广泛吸引技术能人、农村经营能人、科研单位积极发展产业园,以园区建设带动特色农业规模发展,以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发展、农业增效,为精准脱贫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要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机制。各级科技管理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责任分工,落实责任,依据《四川省科技扶贫工作实绩考核办法》,加强督查考核。
要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各级要建立科技扶贫工作组织机构,广泛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科学制定好方案,建立科技扶贫工作协调机构和专项资金;要建立工作台帐制度和督查考核制度,细化分解科技扶贫任务,明确责任人、工作职责和完成时限;要加强对项目的监督、评估和验收工作,可采取抽查验收的形式,对科技扶贫项目的扶贫效果进行更为严格的监督;要建立科技扶贫的激励措施,对扶贫业绩优良的政府、科技人员等科技扶贫参与主体进行不同的奖励,提高其参与科技扶贫工作的积极性。
作者简介
杜华赋,男,汉族,生于1955年。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副会长。现《广元日报社》聘为编辑。
中国煤矿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文艺研究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四川省高级政工师。
2000年至2013年,任广旺集团公司《广旺能源报》总编辑。
2006年出版个人文学专著1部;主编企业职工优秀作品选3部,先后荣获广旺集团公司“优秀知识分子”。
四川省煤炭集团“新闻宣传先进个人”、广元市“文学创作先进个人”、四川省煤炭系统“优秀新闻工作者”。
“全国煤矿群众文化先进个人”等40余种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