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之财富聚源

发表:2016-04-12 | 来源:本网 | 点击:913

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之财富聚源

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  何照均

  

    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之一,广元这些年的发展在不断提速、发展。在发展中,只有利州、昭化、剑阁有了“生态文明旅游”的理念,并以“剑门关之昭化古城生态文明旅游论坛”的形式在全省、全国宣传,这不仅是广元创新自己的发展,也是在做生态旅游的榜样。我们当前面临最棘手的问题,莫过于生态环境的恶化。伴随着广元市工业化经济的腾飞,在广元三江中还没找到没被污染的河流、空气,但运筹帷握之居安思危,要比“招商引资工业、农业园区”的合理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更难。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的弊端,探索资源的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循环发展型的生产模式。最早提出可持续性的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但真正作为一个论坛,并在思想上、政策上、措施上、行动上贯彻与落实的,只有利州和昭化及剑阁,并已坚持了数十年之久。现在随国家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及文明新村建设的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工业、农业、旅游业的生存环境也提到议事日程。笔者认为:如果不加以重视和引导,真的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如万亩核桃、百亩烤烟、千亩葛根基地的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也会出现人为故障,发生企业与农民争夺土地资源……现正在发展之中,可亡羊补牢,未足晚也!

    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不仅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持续性的再生产能源,实现人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可持续的循环利用。这对于尚处于工业化发展时期的广元来说,挑战是巨大的。但作为后发地级市,广元又具有积极借鉴和吸收其他城市经验的优势。要抓住这些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大力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总之,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休戚与共、唇亡齿寒的关系,是一个文明社会和谐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财富的聚源,更是一个国家或地方经济的发展,所依附的本地生态环境的能源利用,如广元市木材经济发展之泡沫,就像鸟的羽毛,鸟皮烂处一定掉毛。生态文明就是经济发展的皮,无论企业多强大,只要脚下的水污染了、头顶的天雾霾了、员工的健康受损了,就算请来比尔•盖茨也挽救不了企业。我们需要谨记的是,没皮的凤凰是长不出五彩斑斓的羽毛,这就是笔者对广元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财富聚源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