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的脊梁,不能忘记他们
民族的脊梁,不能忘记他们
--追记“两弹一星”杰出科学家代表
广元市科普作家协会 陈 平
1964年10月16日15时,在我国的西北戈壁滩罗布泊,一道弧光闪电般撕破天穹,滚滚巨雷炸响而至,紧接着一朵硕大橘红色的蘑菇云裂地腾空而起,映红西北长空。它不是自然闪电,也不是普通惊雷,更不是人们在罗布泊施放烟火。它,就是新中国重大国防项目“59.6”工程——核武器原子弹,第一次在罗布泊成功试爆。新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化作天地惊雷横空出世,使中国成为了继美国、前苏联、英国、法国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彻底打破了西方核大国对我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
原子弹研制同时,由于敏带领另一个科研团队及其参研人员共同努力,在原子弹成功试爆后的第三年,1967年6月17日8时,在我国西北浩瀚的沙漠,核武器家族的另一种武器---氢弹,成功试爆。氢弹的成功试爆,使我国核武器的发展跃上了新台阶。自1984年12月19日中子弹首次实验,到1999年7月15日,我国对外宣布拥有中子弹武器。至此,在核武器的家族里,以核裂变为主的原子弹;以核聚变为主的氢弹;以杀伤生命为主的中子弹以及小型化核武器,我国已拥有了完备的核武器族群。
当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在决定研造核武器时,决定同步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核武器是子弹,子弹如果没有发射远距离的枪——导弹,就不能发挥应有的威力和震慑力,只有“枪”“弹” 完美地结合,才能形成完备的武器体系。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领衔的导弹研究院和科研队伍,团结协作,于1960年11月5日,取得了我国第一枚近程导弹发射的成功。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导弹发展成为了包括近、中、远程及洲际导弹在内的完备体系。
核武器和导弹研制同时,1965年9月,中国科学院在钱骥等人的领导下,开始正式组建人造卫星科学设计院。设计院组建后,其科研人员经过模样、初样、试样和正样研制阶段,群策群力、艰苦奋斗,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设计制造出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并于1970年4月24日由“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一次发射成功。
当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响彻寰宇时,我国就正式成为了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至此,我国在20世纪的50年代末到70年代末,已经成功研制完成了两弹:原子弹、导弹,一星:人造地球卫星。
“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新中国在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成就。在当时极端艰难的条件下,新中国的决策者们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参研的科学家、管理工作者们心系祖国、无私奉献;参加该项工程的数十万解放军官兵、工人和若干个单位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举国上下通力合作而创造的惊人伟绩。它们的研制成功,既为保障新中国的国防安全提供了战略支撑,还为我国的国防工业和新中国的国家工业化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孕育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攀登”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还培养和锻造出了一支强大的科研队伍,为以后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及民用科技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制“两弹一星”工程,涌现出一大批杰出科学家代表。为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在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隆重召开表彰大会,授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钱学森、吴自良、陈芳允、杨嘉樨、彭桓武、朱光亚、黄纬禄、王大珩、屠首锷、程开甲、王希季、孙家栋、任新民、陈能宽、周光召、于敏23位为“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和奖章。授勋时前七位科学家已经逝世。
两弹一星耀千秋,光照后世再创新。“两弹一星”是在艰苦岁月创造的,是新中国伟大成就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23位功勋科学家,他们有渊博的知识和睿智的头脑,有科技报国的理想,又有以祖国强大为己任、广济天下的情怀。他们是民族的脊梁,历史会记住他们。
在新世纪的伟大长征中,当祖国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时,他们的精神依然如火似炬,照亮着我们前进的征程,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智慧和力量。